张晓东在天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并在斯坦福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15年)。 他被选为高引中国学者(2020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2021年)。 张晓东教授的实验室主要从事生物成像和纳米医学方面的研究,包括超小团簇分子在重大疾病中的物理化学设计、催化机理和治疗,用于重大疾病病理监测的深部组织NIR-II(1000 - 1700 nm)荧光成像, 神经电极的原子和分子设计、界面电子传递以及重大疾病的诊断和干预。 张晓东课题组在Nat. Comm, Sci. Adv. , Coord. Chem. Rev. , Adv. Mater. 、ACS Nano和Adv.Funct.Mater.等刊物中发表论文100余篇。 其中10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总被引次数超过7800次。
XD.Zhang Lab王浩
2012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专业
2017-2020年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
2021年加入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
目前主要从事放射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研究工作
李永徽
南开大学物理学 学士(2003-2007)
美国密苏里大学物理系 博士(2007-2014),导师:Ullrich Carsten
美国范德堡大学 博士后(2014-2015),导师:Kalman Varga
天津大学(2016-)
主要研究方向(1)纳米团簇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理论分析模拟,包括光电性质,催化性质和过程分析。团簇结构的机器学习算法预测归纳。星际介质中的纳米团簇理化性质。(2)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包括算法原理上的创新,泛函创新,评价和比较。应用方面包括但不限于纳米团簇。(3)强化学习与量子系统的结合,包括人工智能对量子系统的识别和控制等。(4)复杂网络的演化和博弈。
1998年-2002年,天津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本科
2002年-2005年,天津大学,物理系,硕士,导师:王存达
2005年-2008年,天津大学,物理系,博士,导师:姜恩永,协助导师:王存达
2008—— 至今 ,天津大学,物理系,工作
2013.6-2014.6,美国华盛顿大学,留学,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
主要研究方向:半导体发光器激光器光电特性,半导体器件物理。
穆晓宇
2018年博士毕业于天津大学
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生物材料的设计、第二红外区荧光成像及其在重大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穆晓宇在Sci. Adv. , ACS Nano, Nano Lett., Coord. Chem. Rev., Trends Pharmacol. Sci., Small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等期刊中发表30多篇SCI文章。
其中一篇入选SCI高被引文章,一篇入选热点文章。
随着纳米科学的高速发展,人们发现某些纳米材料具有类似酶的催化活性,可以催化天然酶的底物发生反应,并且具有与天然酶相似的催化机制,因此将它们定义为“纳米酶”。纳米酶是一类可以模拟酶活性的纳米材料,既具有纳米材料独特的物化性能,又具有生物酶特性。与天然酶相比,纳米酶具有催化效率高、稳定性好、经济和可规模化制备的特点。最重要的是,纳米酶固有纳米材料的特性,人们可以利用成熟的纳米技术对材料进行尺寸控制和表面修饰,从而对其酶活性进行调节,不仅提供了天然酶的简单替代品,而且提供了与复杂生物环境相接的多峰平台
XD.Zhang Lab生物光学成像是指利用光学的探测手段结合光学探测分子对细胞或者组织甚至生物体进行成像,来获得其中的生物学信息的方法。如果把生物光学成像限定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范围,依据探测方式的不同生物光学成像可分为荧光成像、生物发光成像、光声成像、光学断层层析成像等。我们课题组研究的方向是近红外二区(1100-1700nm)的荧光成像,这个波长范围内光子在组织中的散射小,同时生物自荧光能在最大限度上得到抑制,从而能达到较深的穿透深度,获得具有高信噪比的图像。
XD.Zhang Lab诸如抗肿瘤药物、生物荧光成像剂等都需要在临床应用前获得充分的动物实验数据,基于天津大学理学院与天津大学医学院之间的支持,小组能够在细胞和组织水平上进行生物活性测试,得到充分准确的实验结果。
XD.Zhang Lab神经电极能够实现人体组织与电子设备之间的双向电信号通讯,是人机融合交互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在恢复和改善人体机能,进行神经系统治疗方面有着广泛的前景。目前常见的神经电极可以分为植入式和非植入式两类,其中植入式电极阵列不仅可以同时保证大范围和高精度地记录神经元动作电位的精确发放时间和波形,同时还能对神经元进行高时空精度地信息写入。电极阵列的微纳加工工艺、电极的理化特征及其与神经组织的界面效应是目前脑机接口技术前端研究的重要方向,而纳米材料和纳米器件等新技术在神经电子界面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也愈发明显。
XD.Zhang Lab
(1)超小团簇分子的物理化学设计、催化机理及其在重大疾病的治疗。
(2)深层组织近红外二区(1000-1700 nm)荧光成像技术对重大疾病方面的病理监测。
(3)神经电极的原子分子设计、界面电子输运和重大疾病诊断和干预。